向雷锋同志学习
人的生命上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名服务之中去。这是雷锋崇高的愿望。在他短暂的一生中,他无时无刻不实践着自己的梦想。
每个纪念日都有它最初的动听故事
1940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,7岁就成了孤儿。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,雷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。1960年参军,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参军后他克己奉公,助人为乐,为集体、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,始终“把别人的困难,当成自己的困难;把同志的愉快,看成自己的愉快”。1962年8月,雷锋因公殉职,年仅22岁。
从一九六一年开始,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,他出差机会多了,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,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雷锋出差一千里,好事做了一火车”
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,一出检票口,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,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,车票和钱丢了.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,大嫂含着眼泪说:“大兄弟,你叫什么名字,是哪个单位的?“雷锋说:“我叫解放军,就住在中国”
雷锋精神是什么
雷锋精神,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,
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,
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。
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,
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
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,
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、
先进文化的表征。
“钉子”精神:
“努力学习、刻苦钻研,
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、
提高自己、完善自己”;
“螺丝钉”精神:
被提炼为“立足本职,忠于职守”。
雷锋谦虚待人,甘于平凡,
从点滴做起,从小事做起,
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,党叫干啥就啥。
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,
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,
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“螺丝钉”
“艰苦奋斗”精神:
雷锋出身贫苦,在旧社会,
哥哥、弟弟都因负伤、饥饿,病死了,
他 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边缘,他深知生活的艰辛。
因而,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
中华民族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。
“学习雷锋好榜样,忠于革命忠于党……”雷锋二字,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、乐于助人、扶贫济困、见义勇为、善待他人、奉献社会的代名词。传承雷锋精就像点亮一盏盏灯,灯亮的越多,我们的世界就会越光明。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。
雷锋生前就获得过许多奖励,在他牺牲后更是收到了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陈云、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。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,更要发扬雷锋精神。
三月,雷锋月!
向雷锋致敬!